导语:我发现的确有些传统媒体的思维还思考重心在平面的媒体本身,他们并不是在思考把网络化做好,或者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更多用户,这很可惜。
日前,新闻资讯聚合类应用今日头条获得新一轮一亿美元融资,而且估值高达5亿美元。树大招风,随之而来的就是众多媒体的声讨,称其侵犯了自己的版权。面对这些质疑,看看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怎么说。
以下为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与今日头条CEO张一鸣的对话实录:
张鹏:你觉得为什么会有关于版权的这样的争论?批评者的诉求是什么?
张一鸣:争论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巨大的"间隙",是大家对价值的不同理解。我发现的确有些传统媒体的思维还思考重心在平面的媒体本身,他们并不是在思考把网络化做好,或者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更多用户,这其实很可惜。当然,我们也看到一些传统媒体的新媒体中心与我们合作非常好的案例,他们希望有更多的链接到他们内容。
这次我发现纸媒没有明确的诉求,反而自媒体会明确一点。他们有比较大的转变,有些在看到批评后申请入驻。因为流量的影响力,因为能找到更多的读者。我们现在的媒体平台是可以放广告的,入驻的媒体可以放微信介绍链接。
他们的明确一个诉求是,如果未来今日头条成为移动端的内容入口,一定把更多的利益分配给内容提供方,如果我们真的变得很强大,也不要店大欺客,我觉得这个诉求是合理的。
张鹏:这次风波各方不同的态度和反应,其实跟整个媒体环境的变化有关联。在PC搜索时代,信息开始数字化的时代似乎也有过这样的批判风潮。因为当时纸媒发现这样大家都在门户网上看新闻,没人买报纸杂志了。现在你们其实是通过移动互联网重新连接用户和信息,纸媒觉得自己距离用户似乎又远了,甚至他们发现自己建立的网站的价值又被移动互联网应用夺走了。
张一鸣:PC时代其实就是这样的,你会发现很多网站百分之五六十流量来自于搜索引擎。虽然有网站,但入口就是百度。而现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变化,是行业变革要求导致的。手机不会装几百款阅读应用,所以它的入口效应会更加汇集一些。其实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伴随这一轮移动化过程中起来的新媒体,对我们其实非常欢迎,像51汽车、懂球帝等,我们对他们有非常好的帮助。
张鹏:这种帮助是指你把他的东西放到今日头条里,然后给他们带去流量。
张一鸣:对,这种获益的公司有很多。像牛车网获得五百万美金的投资,有超过三亿人民币的估值。我们已经见过好多诞生一年左右的公司就估值几亿人民币了,我估计传统媒体人甚至连这个都没看到。如果他们看到这个的话,他们应该做类似的事情,比如说懂球帝做足球,牛车网做汽车……我感觉我们在两个语境里,生活在两个世界中。
一部分人一腔愤怒,但他们的目的是不是希望把他们的新媒体做好,希不希望在移动互联网下发展的更好?没提出来。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应对。
"单纯的内容买卖不是有利于生态的做法"
张鹏:我们做传统媒体的时候也经历过新浪跟我们签约,一年用多少文章,可以支付你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在我的印象里并不高,最多也就十几万到几十万这样的水平。有没有人其实跟你们提过希望你为版权付费
张一鸣:大洋网提出来了。
张鹏:如果传统媒体都按这种标准提要求,你怎么看?
张一鸣:我们对这种希望直接购买内容而不是链接内容的方式会根据市场情况来做考虑。如果这个内容有新兴媒体提供,我们可能会选择断开链接。如果内容非常高质量、非常独家,我们也可以考虑通过商业合作的方式来达成。当然我们可能会提供更加丰富、更加有效率的商业合作形式让内容提供者获利。
我们能感受到的是,新兴网络媒体快速兴起,他们希望更多链接到自己的网站,以及更多产品技术上的合作,我们讨论的焦点更多是如何达成更多这种互利合作,而不是说简单的把内容卖给我。因为这样的话,内容方觉得把内容卖完之后就跟他无关了,这不是一个生态的做法,从本质上说我们是不想往这个方向走的。
"版权费用根本无法支撑5亿美金的估值"
张鹏:投资人是怎么定义你们的价值的?认为你们这个时代带来关键变化的力量?我觉得外界很多愤怒和不理解,是因为不理解凭什么你们这么值钱?
张一鸣:以前我不是很愿意讲这些,但今天我觉得可以表明下我们对自己的价值是怎么看的。
今日头条希望成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帮助全球用户更快发现有价值信息的工具,这将产生巨大的用户价值、社会价值,因为我们改变了信息分发的效率。比如我们看到清华大学教授在微博上的一条今日头条分享,谈的是我们给他推荐很多他需要的机器学习方面的内容,这在以前是没有媒体能提供的,很难弄个平面杂志叫《机器学习》,因为太窄了,即便弄了这么个杂志现在估计想看的人也很难这么方便的看到。而且今日头条能第一时间了解他的需求,并且链接给他,这是对用户价值巨大的提升,也是对内容生态巨大的改变。
我们在带来社会和用户价值的过程中,将来一定能产生我们商业价值。所以我们的估值背景不是占了传统媒体的内容版权的便宜,而是我刚刚说的产生巨大用户价值社会价值。
我们无意"掠夺"版权,因为节省下的费用根本也支撑不了核心的价值。今日头条的核心价值是当移动互联网带来信息介质的变化,进而引发了信息分发效率的巨大提升,这种重大机会是有时代背景的。
"未来的内容将无限细分"
张鹏:我知道你们在用很多技术去了解用户的行为和喜好,现在的阅读习惯跟以前非数字化时代肯定有天壤之别了,移动互联网跟PC互联网又有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的核心是什么?
张一鸣:每一次介质的变化都会带来巨大变化,我们发现移动互联网介质有一些特点:
第一,它是个人化的,你的设备可以随着携带,它可以了解关于你的丰富信息。
第二,它是实时的,每个人都实时联网,这会让信息传播速度也会大幅度提高,绝对不会说今天的内容第二天出版。所以一旦出现他感兴趣的内容,就应该在第一时间给到他。
第三,更精准。由于我们了解用户信息,之后的信息的分发就可以更精准,这带来的变化是,内容会更加繁荣更加垂直。
张鹏:无限地细分,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很丰富。
张一鸣: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懂球帝就讲足球,腕表时代就讲手表,以前因为发行成本的原因无法独立承载。现在,无论是关注的方式还是推荐的方式,使得发行更高校之后,更垂直的内容就会兴起了。
我自己是非常强烈的感觉到,因为我们这边能跟很多网络媒体合作,能看到他们非常快速的发展。我希望所有能创作好内容的人都迈过这个空隙,迈不过去未来是黑暗的。
张鹏:而且现在内容其实不再被放到媒体里作为一个打包的东西出现,这类似于iTunes模式。我们原来做传统媒体的时候都知道,这本杂志里其实最重要的文章就那五六篇,因为我不了解我的读者完整需求什么样,所以我要划分一些栏目,谈点管理谈点娱乐谈点生活谈点态度,最后组成三四十篇的文章打一个包卖给读者,现在都是单篇的内容。
张一鸣:没错,内容也会在"单曲模式"上兴盛起来,因为现在这个时代分发的颗粒度越小才会越有效。
而你提到不知道读者的兴趣不知道读者的特点,这个问题也会解决。比如媒体通过链接方式入驻,我们会告诉这个媒体他每篇文章的受众特点以及分布,以及这个媒体的受众特点和分布,我们会算出这篇文章在这个领域上的得分灯,所以在移动时代,你说的这个问题会大幅度减少,变成有无限可能了。
"内容生产组织将更加小型化、个人化"
张鹏:我注意到一个变化是,以前一个媒体有名,现在会变成媒体的一些作者变得很有名,会是这样的趋势吗?
张一鸣:会的。除了有一些大的领域外,一些领域组织小型化。组织小型化和个人化是一样的,个人化是小型化的极致,内容传播可以小型化,产生内容组织也是,他们写的内容越来越专业,越来越聚焦。小型化还有一个好处,因为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更明确。介质变化的连锁反应带来信息传播颗粒度变化,带来生产内容组织的大小,组织方式的变化。
张鹏:其实你说组织小,一方面确实人数少,另一方面组织本身对内容传播和内容生产起的作用不像原来那么巨大。或者说组织中辅助部门的"死重"会降低,而真正生产内容人的价值会被放大。
张一鸣:我对传统媒体比较了解,1/3采编算正常的。现在新媒体群体中这个比例大幅度变化了,如果他是以生产内容为主的,他可能80%是生产内容了,类似发行、广告都有外部体系在实现,这个说明产生内容依赖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小型化和个人化的趋势也是因此而生的。
张鹏:内容生产的成本或者是完成一个从生产到传播闭环的成本,闭环成本其实整体在缩小,因为他分工了,这个时代变成你们这样的机构可以做一个比较统一的分发的渠道了?
张一鸣:是的。就是这个趋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阅读全文